串流收益配額不公,英國音樂人向國會提出抗議

0
680
PARIS, FRANCE - APRIL 08: In this photo illustration, the logos of the applications, Spotify, Apple Music and Deezer are displayed on the screen of an iPhone on April 08, 2019 in Paris, France. The number of paying subscribers to the music streaming service of Apple Music has for the first time exceeded that of Spotify customers in the US. The two platforms now have 28 and 26 million paying users, respectively, sources told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Photo by Chesnot/Getty Images)

根據2019年的數據,英國所有串流平台總共賺得超過十億英鎊(約382億台幣),然而音樂人實際獲得的收益卻少於13%,近期不少英國音樂人也提出抗議大型音樂串流平台支付的收益配額不合理。

目前串流音樂政策通常是依照熱門程度做收益比例分配:一位音樂人占總串流平台播放量的1%,便能從用戶與廣告利益獲取1%的收入,但像是披頭四、皇后合唱團等經典樂團擁有極大的聲量,霸佔流量的前幾個百分比,造成新一代音樂人甫出道就要與屹立50年以上的音樂巨頭對抗,分得的收益則又更稀少。

面對這樣的危機,去年(2020年)10月開始,Radiohead的 Ed O’Brien、Elbow的 Guy Garvey、Gomez的Tom Gray,以及Nadine Shah等英國音樂人便向國會議員反應,串流平台的收益分配政策正對整個音樂產業造成威脅,要求展開調查與以期獲得改善。且疫情使問題加劇,有許多才華洋溢的年輕音樂家皆因為不平衡的串流收益而陷入經濟困境。

曾獲水星音樂獎(Mercury Prize)提名的Nadine Shah以自身舉例,說自己在疫情期間便付不起房租;英國創作才女Kate Nash近期也在社群網站呼籲:「如果你是像我一樣生活狀況不錯的音樂人,就應該聯合起來幫助其他音樂人朋友,他們可能在Spotify上獲得了幾百萬的流量,卻沒辦法獲得相應的收益,無法支付生活所需,這樣是不合理的。音樂不該是有錢人的俱樂部。」

英國數位文化傳媒和體育部 (DCMS) 近期要求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提供串流服務相關的經濟數據,並集合三家公司英國區的總裁進行質詢,調查音樂人收益是否存在剝削的問題。不料環球音樂的總裁David Joseph對開始延燒的串流議題卻回應:「我認為目前音樂人對收益政策都非常滿意,對平台的進步感到開心。」一席話引起極大反彈,媒體更紛紛表示他完全活在自己世界、搞不清現況。

不過在了解Nadine Shah等音樂人的狀況後,David Joseph也表示,或許串流平台可討論將支付費用的規則修改成:若聽眾整個月幾乎都收聽同一個音樂人的歌曲,就將該聽眾支付的收益歸給其收聽最多的音樂人,而不是分攤給主流音樂人。顯然透過群星的公開呼籲,已經推動討論進行,以期讓音樂人們獲得合理的回饋與報償。

文字整理:Emerald/樂手巢編輯部
資料來源:BBCNME

樂手巢雜誌Vol.10 創作新秀獎特輯 一月正式出刊https://mag.ysolife.com/

支持非裔饒舌圈,Meek Mill邀眾星建立新串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