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日本吉他工藝神秘面紗!參觀高峰楽器製作所工廠

0
2139

當我們聊到木吉他時,不外乎都會想到Martin、Taylor、Gibson,不過有個也享譽國際的亞洲品牌,那就是Takamine(讀音:ㄊㄚ・ㄎ ㄚ・ ㄇ ㄧ ・ㄋ ㄟ ;/tɑːkɑːˈmiːneɪ/),全稱為 「高峰楽器製作所」。

Takamine創立於1962年,於1959年開始家庭代工手作坊的形式開始,而後在1962年正式將工廠起名為Takamine,所在地為中岐阜縣的中津川市,以生產高品質的木吉他聞名。品牌名稱則是源自於工廠所在地門口面向的山 「Takamine」。 其代言人包含了搖滾樂團Bon Jovi主唱Jon Bon Jovi、火星人Bruno Mars,老鷹合唱團Glenn Frey等。 Takamine吉他最為吉他手所熟知的除了日本職人的細膩工藝外,還有Acoustic-Electric的部分。


▲門口面向山的 「Takamine」。

⼀進大廳裡的牆上,Takamine以精湛的鑲嵌⼯藝來體現他們的品牌。入口處就擺放著原木裁切下來的幹部作為桌子,完全體現了木吉他製作的情懷啊! 同時還有展示櫃擺放著具有紀念意義的限量款Takamine吉他。


▲門口還放著歡迎告示,真是不好意思呢!日本人真的是很有禮貌而且很細心!

首先在生產車間我們看到的是板材,透過機器來做整平;指板邊緣使⽤CNC來做切削處理。這幾年烏克麗麗相當流行,Takamine也製作了⼀些烏克麗麗來滿⾜市場的需求。烏克麗麗的力木(brace),Takamine採取的是相當傳統金屬條加壓來固定黏合;不過像木吉他力木就採取比較現代的「抽真空」設備來固定。


▲木吉他力木。

在側板折彎的過程中,如果這把琴是會安裝On-board EQ的,那麼在琴側板內部就會釘上這兩個鐵片用來固定EQ及拾音器線材。照片中看到的,就是木吉他琴頸跟琴身接合處的『大力木』:

▲琴身『手工擦色』中,擦色工藝可以將木紋顯現出來,相當漂亮。

▲指板整平:由於木頭在每次切割後會有些微的形變,對於吉他⼿來說,指板是彈奏時最常去接觸到且影響⼿感的。 所以琴頸跟琴身組裝後,會再利用紗布機去拋平。

▲Fretting!這個工序相當重要,⼀把琴手感好壞,Fret安裝的平整度關係重大! 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Takamine在安裝高把位Fret時,有個特殊工具用來支撐琴頸高把位與琴身,如此⼀來,當你在敲下fret時,才不會去破壞琴頸與琴身接合處。 (劃重點!!)

▲琴橋黏合:這邊也看到Takamine採用了很酷的工具來固定琴橋的黏合,並且利用反作用力來支撐面板跟琴頸,保持琴頸角度正確且琴橋黏合牢密。

拍攝下面這張照片時讓人「內牛滿面」,Takamine採用的是「動物膠」來做琴橋的黏合。動物膠的黏性極佳,但缺點是需要採隔水加熱法,相當費工費時。

此時我們看到組裝線上有著Takamine獨家的拾音器系統;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其特殊之處,我們來點補充說明:

上面這張特寫圖是⼀套Takamine Palathetic Pickup,市面上多數的木吉他採用的是下枕拾音棒式的Piezo(壓電)拾音器。 Palathetic 這6個sensor其實就是6個獨立的壓電元件,放在六條弦的下方,各自去感測對應弦的振動,而由於安裝的位置是在面板內側,所以比起⼀般的下枕拾音棒,Palathetic還可以將面板及琴橋的共振也採集下來,信號也更完整。這樣的安裝工藝真的很費工,要另外鑽6個拾音元件的洞來安裝。

我來訪時是2018年的9月,他們當時正在製作2019年的新款限量Moon系列,指板上的這些Inlay都是人工挑選出合適的貝殼大小跟對應的紋路後,⼀片⼀片鑲嵌上去的。參觀到這裡,真心覺得Takamine的吉他製作真是相當用心啊。

現場還有一台被被閒置在⼀旁的PLEK。向副社長Makoto先生詢問,原來許多年前業界都在稱讚PLEK的精準,當時Takamine也採購了設備來嘗試。不過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實在太猛,試用了⼀段時間後發現師傅們的Fretting⼯藝相當精良,且效率不輸給PLEK,於是這台PLEK就被打入冷宮了…。

離開前,Makoto先生送給我Takamine的⽬錄、音孔圈杯墊以及Takamine的連帽衣。相信有在台灣參加過Takamine吉他健檢workshop的朋友們,對於Makoto先生肯定不陌生。此行沒有進行拍攝的是Makoto先生在工廠二樓的「密室」,這個密室是Makoto先生在進⾏聲音測試的專屬房間,有許多很棒的音箱以及用來測試EQ以及拾音器的監聽喇叭。Makoto先生對於木吉他擴音有著相當獨到的見解,平時也經常擔任各方樂手巡演技師,特別是押尾光太郎! 另外,Makoto也跟我們分享了⼀個⼩秘密,那就是Takamine的琴頭造型,是 L.R. Baggs的老闆替他們設計的。

Makoto Terasaki

撰文、攝影:Monk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