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愛與和平,只有三天三夜暴民的憤怒:演變為世紀災難的傳奇音樂節 Woodstock ’99

0
2459

1969年,距今已超過半個世紀的8月15日,象徵愛與和平、迷幻、搖滾、嬉皮精神的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在紐約伯利恆鎮白湖村附近的牧場舉行,當時吸引了超過40萬人參加,被譽為世界流行音樂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 Woodstock ’99 吸引了美國各地的人們前往。

雖然聚集了如此多各地的年輕人,在那個偶下小雨的週末裡,整個音樂節是在非常和平的狀態下進行,就連唯一的兩起死亡事故(一起海洛因過量,另一起是牽引機碾過了睡倒在牧草地的遊客)也都是在很 peace 的氣氛下發生。當時反戰的氣氛與波希米亞精神,不僅在音樂史上,在服裝史,甚至整個文化史上,都寫下了重要的一頁,Woodstock 一詞成為一個具有象徵性的詞彙,這個音樂節也成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傳奇。

就在胡士托音樂節過後30年的1999年,當初元老級的主辦人 Michael Lang 重新募集新的團隊,想要重現當年的盛況,不過,如果你在1999年時已經夠大,應該多多少少會聽到這個迎接30週年的傳奇音樂節,又創造了另一個傳奇——它是音樂節史上最大的一場災難。

舉辦一個成功的音樂節,現在來看或許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不過在90年代晚期的這場 Woodstock ’99,已經不是泥漿、毒品、群交這麼單純、這麼「愛與和平」而已了——它是三天三夜暴民燃燒的憤怒。

90年代晚期的青少年,多少耳聞了他們父母那一代說著 Woodstock 的美好故事,因此當 Woodstock ’99 決定舉辦的時候,所有人都興奮不已,紛紛準備好錢(和毒品?)與燃燒的搖滾魂踏上旅程,終於要成為傳奇的一部分。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紀錄片《全面失控:1999胡士托音樂節》裡,你可以看到整個災難發生的經過。

首先,這次的音樂節並不辦在30年前的牧場,而是在沒有草地、沒有遮蔽物,只有柏油地面、攝氏38度高溫曝曬的空軍基地停機坪上。另外,昂貴的門票、食物與飲用水,也在試圖榨乾年輕參與者的每一分錢,小小的憤怒情緒在炎熱天氣、藥物、酒精,或許還有一點 Nu Metal 的催化之下,漸漸升級,最後演變成火燒現場、暴動、垃圾糞水滿地的超級災難。

除了紀錄片以外,《Rolling Stone》也在事後分析了整個災難,我們綜合了這些資料,整理出以下幾個 Woodstock ’99 的災難事件:

#01:無水可喝

Woodstock ’99 大約有22萬人參加,加上1萬左右的工作人員,在活動舉行的週末三天,這裡成為紐約州人口第三多的城市,可以想像水的需求有多大。活動最初似乎也呼籲參與的人們,要隨身攜帶足夠的水,不過應該是被當成耳邊風了——直到他們看見攤位上礦泉水每瓶4美元的價格,到第三天甚至喊到一瓶12美元。雖然現場提供了飲水設備,不過管線相對簡單,一下子就被憤怒的年輕人破壞,不但造成了小型的洪水,飲用水還被流動廁所的污水所污染。

#02:鳥不生蛋,如鐵板般炙熱的場地

與30年前一望無際的草地大相徑庭,Woodstock ’99 就算再有愛,人們也無法在高溫的柏油地上做愛——是的,這場音樂節在空軍基地舉行,無邊無際的人造地面,在直曬的陽光下完全無遮蔽物可躲,在紀錄片中,可以看到疲累的年輕人們在正午的陽光下,擠在裝置藝術極小的影子裡休息。受訪的醫務人員也表示,當時約有超過1000人中暑脫水。不僅如此,周圍的住宿房間極為不足,許多人是沒有準備之下,直接在現場露宿,根據在現場採訪的《Rolling Stone》工作人員回憶,有人當時睡在一個白色的披薩盒上。

#03:「秀出你的長輩!」

在音樂節中當然不乏穿著清涼的女孩,尤其是夏天、尤其是 Woodstock ——一個原本裸體應該不奇怪的音樂節。在舞台下常見一支獨秀的 Shoulder ride(將女伴扛在肩上),總有女孩在表演高潮處拉下自己的比基尼甩出去,這也不足為奇。不過在 Woodstock ’99,卻開始有一些男子對著隨機的女子大叫「露出你的乳房!」、「脫掉衣服!」,到後來甚至對台上的女性演出者大喊。

不僅如此,連當時負責現場直播的 MTV 電視台女記者,也遭受到莫名的騷擾。而後更傳出在 Limp Bizkit 演出時的混亂暴動之中,有不止一位的女性遭受強暴,卻無法及時阻止,而主辦方也不需為此負責,事後有人評論這簡直是「文明的倒退」。

#04:燃燒吧,音樂節?

髒亂炙熱的場地,加上人們不滿的情緒,Woodstock ’99 在演出當中發生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騷亂。Limp Bizkit 演唱〈Break Stuff〉時台下高亢的情緒而演變成暴動,人群推倒了塔台,演出一度中止,主辦人之一的 John Scher 將暴動的原因歸咎於主唱 Fred Durst 煽動觀眾情緒,不過究竟誰該負責,至今依然有爭議。

而 Red Hot Chili Peppers 在音樂節閉幕式上翻唱 Jimi Hendrix 的〈Fire〉,這是為了向這位吉他英雄,在1969年音樂節上的傳奇表演致敬。然而,人們在經歷了許多不滿後,「火」點燃了人群。舞台後方開始燃燒,車輛被翻轉、點燃,小販攤位和帳篷被摧毀,一起被丟進火推。雖然最後紐約州警察和當地執法部門平息了騷亂,但這個空軍基地,最後看起來就像被炸彈擊中一樣。

#05:超薄弱維安警衛

主辦單位本著當初「愛與和平」的理想,並未準備專業的維安警衛,而是雇用了一群未受專業訓練的年輕人,穿上統一寫上「和平巡邏隊」(Peace Patrol)的黃色 T-shirt 在場內走動。但是當騷動開始發生,許多人在擁擠的舞台下需要幫助時,這些巡邏隊當然無法發揮「和平」的使命,許多「隊員」甚至將他們的制服高價賣出,因為憑著制服可以自由在場內走動。

另外,現場大約有500名紐約州警察和當地警察,不過人群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執法人員,雖然紐約市招募了許多志願安全人員,但其中許多人卻毫不客氣地混進觀眾裡,因此當事態失控時,警察嚴重人手不足。

在網路通訊發達、到處都在直播的現在,或許難以想像「受困」在一個極度難以生存的音樂節,會是什麼樣子。關於1999年失控的胡士托,若是你沒在現場,只能說你做了一個相當明智的決定,而除了以上對這個世紀災難的描述,其實還有更多更「傳奇」的故事,若有興趣,不妨打開 Netflix 看看紀錄片。

文字整理:林君玶
文章轉載自:every little d.

樂手巢雜誌 Vol.15 獨家專訪 Suede 麂皮合唱團,10月5日重磅出刊
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5/

Woodstock 音樂節發起人 Michael Lang 逝世,50週年未能舉辦成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