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興花3年造出《盆地》之旅:「抵達哪裡不重要,重點是挖掘內心的過程。」

0
5104

12月的台北陰雨綿綿,收傘步入亮晃晃的咖啡廳,已就坐的鄭興起身相迎,去年因疫情以視訊形式進行專訪,如今首次線下見面,有種熟悉而新鮮的奇妙感。帶著甫發行的《盆地》睽違3年回到台北,鄭興明顯消瘦不少,笑稱製作專輯耗費不少心力。如此嘔心瀝血之作,確實在這個冬天,為台北這塊盆地盛上滿滿溫暖,滿足每個等待已久的期盼。

走過盆地邊緣,留下記憶與歌聲

相約在山海工作室咖啡廳,溫和的空間氣氛讓人放鬆,咖啡香撲鼻,店內一隅擺滿的黑膠蒐藏更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席間還有店貓花生不時掠過腳邊遊蕩,愛動物的鄭興笑著說,父親家也養一隻橘貓,自己這一、兩年定居成都,則養了叫秋菊的狗,頓時掛念起來,翻出手機裡秋菊在寵物旅館玩樂的照片跟大家分享。「養狗了嘛,現在出差在外面都會牽掛,希望早點回去,對成都這座城市的情感又多了一點。」

鄭興豐富細膩的情感由此看出端倪,輾轉發生在不同城市與空間,關於想念、回憶的種種最後都化成一首首歌。全世界受疫情阻撓的前幾年,他創作力絲毫不減,去年發行 EP《哪裡都去不了,就想念起你》,這次端出第三張專輯《盆地》,更是繼2020年《眼淚博物館》後,醞釀已久的「空間詩學」第二部曲,場景從封閉室內,拉到更開闊的戶外場域,繼續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值得被記錄的情緒。高山、盆地、飛鳥、湖泊、星星⋯⋯《盆地》裡的意象清晰,音樂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美景,鄭興想藉此訴說的也很鮮明:「這張專輯有很明確的傾訴感,不是跟自己對話,就是和某個人對話,不是要帶領大家遊覽高山、湖泊,而是希望透過這些歌曲、情境,讓人感受我在這些地方的思考與體會。」

生命中有很多偶然,2022年鄭興在成都一次雨夜,聽計程車司機聊到因盆地地形,時常半夜下雨、一早放晴,讓他想起曾居住的台北也是盆地,就這麼串起異地回憶,以及在其中發生的故事,感性的觸角就此延伸:「盆地也象徵大家這三年來經歷的停頓與空白,就像生命的一塊盆地、低谷。現在走過來了,生活回到原本的狀態,但三年留下的痕跡,還是存在我們的生命裡。」

3年裡發生的事情很多,鄭興回憶2021年因疫情,台北的同事無法從旁協助巡演,大大小小的事似乎都得獨自面對,他備感壓力、陷入低潮,行經南京的玄武湖,於是寫下充滿感性的〈日落玄武湖〉。不難發現鄭興擅長寓情於景,近期忙於專輯製作與宣傳,他難忘前陣子到四川西部的雪山旅行,雪白山景、遍地氂牛,當時正好拿到〈抵達之謎〉第一版編曲 demo,由鯨魚馬戲團的李星宇擔綱編曲,將歌曲的山頂、荒島等意象,與流洩的黑管、鋼琴聲響緊緊交織,讓在高原壯麗景象前的他,大大懾服於視聽交融的感動;就連在山上產生的不良生理反應,都激發他寫了另一首〈高山症〉,「在海拔很高的地方經歷那些症狀,就跟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很像,當你擺脫後,就會有種重生、活過來的感覺。」

貝森朵夫鋼琴、斑鳩琴!嚴選烹調的音樂食材

源於親身體驗,所以更觸人心弦,鄭興把握各種感官經歷,用不同角度,成就令人深刻的歌曲。既然抽身遠遊難成行,那就享受生活的細節吧!說起疲勞的製作過程,鄭興依舊講得生動,打開他更活潑的一面。《盆地》鄭興這次找來首張專輯的混音師李馬科,共同擔綱製作人,為此常造訪在廣州的小洲錄音室。訪談正值晚飯時刻,話題竟不知不覺聊到食物,他與經紀人一搭一唱,充滿興致地分享美食照,「錄完音常跟製作人去吃飯,他會帶我們去他私藏的餐廳,廣州的清遠雞很有名,有去吃像打邊爐的『雞煲』,雞肉很鮮美還會放鮑魚之類的;錄音室旁還有間好吃的『烤乳鴿』,其中的煮鴿子湯也很鮮!」善於料理的李馬科還常準備食物和眾人分享,有次帶了從歐洲買來的火腿、起司,並切梨子搭配,非常講究又美味,讓鄭興印象深刻。

「我覺得做料理也很像做專輯,編曲跟混音的過程,有點像拿食材回來烹飪、調整各方面調味的比例。編曲人拿到詞曲 demo,也像拿到完全不加修飾、生的食材,要選擇用什麼樣的配器、編排、和弦。」在擁有豐富器材設備的小洲錄音室,獲得很多幫助,其中最令鄭興感動的,是李馬科的友人免費出借昂貴的貝森朵夫鋼琴。「鋼琴主人說,希望鋼琴發揮價值,在一個錄音室作品裡面,被記錄下聲音。」因廣州氣候潮濕,他們小心移到錄音室後特別調音,並邀爵士鋼琴家鄧亞蒙,演奏專輯內所有的鋼琴聲響。

器材方面下足工夫,鄭興分享每次錄製,李馬科都會有大概的想像,然後開始「排兵布陣」:「今天先錄哪一首,就想好用哪一把(器材)這樣。我認為這次專輯的節奏組,鼓和貝斯跟過往的專輯相比,真的有做到突破,有很完整的聽感。」歌曲也加入多元樂器增色,例如〈抵達之謎〉運用黑管,〈盆地〉一曲還用了「斑鳩琴」——鄭興開心指出,這是向單曲製作人鍾濰宇提出的願望,最後如願達成:「〈盆地〉講到很多在不同城市之間的際遇、飛行的狀態,我覺得跟鳥類很像,如果有斑鳩琴的音色出現,好像會給大家一些想像的空間和畫面。」

細看與鄭興悉心烹調這塊《盆地》的製作陣容,一字排開相當豪華,歌唱方面,找來陳秀珠老師協助配唱,開發鄭興更多聲音潛能,像是加入 Shuffle 元素的〈高山症〉,是他沒有嘗試過的曲風,在指點下發揮帶出律動的情緒;充滿轉音的〈抵達之謎〉,甚至受老師建議用較高的 key 演唱,挑戰成功讓他很有成就感。〈天橋〉編曲上,鄭興則首度與韓立康合作:「〈天橋〉是接在〈麻雀去哪裡了〉後面,他甚至把〈麻雀去哪裡了〉聽完後,去考量、想像如何銜接,非常用心。」鄭興說,跟許多音樂人合作其實都相當於滿足自己的願望,他們也真的投注很多心血製作,非常感動。

音樂至此已散發十足的香、嚐起來有滋有味,鄭興找來曾合作〈眼淚博物館〉MV 的導演姚國禎,為這次專輯拍三部 MV,可謂讓《盆地》色香味俱全,特別的是,三部 MV 的時間設定,正好對應鄭興三張專輯發行的年分,並可串成完整故事,讓樂迷能一再玩味,其中人事物的相遇、追尋與最終抵達之謎。

麻雀去哪裡了?關於那些抵達之謎

猶記得沙林傑的那部《麥田捕手》,主角總執拗地問:「在湖水結冰之後,湖上的鴨子都去哪裡了?」鄭興《盆地》的〈麻雀飛去哪裡〉,隱隱給人相似體會,「迎著風 飛越不存在的人海緩慢地練習/從此愛上什麼 遺忘什麼 平凡而美麗/原諒我最後的好奇/麻雀飛去了哪裡」看似事不關己的問句,帶有冬日的孤寂、自我的反省,卻也是提問者發自內心的關心與疑惑,想像彷彿飛鳥般展翅前行。於是從頭播放《盆地》,歌曲將帶領聽者捫心自問,我到底想往哪裡去?

鄭興放下手中的咖啡,細膩解釋起專輯架構,透露最早的一批 demo 中,最後沒被換下的,只有開場曲〈麻雀飛去哪裡〉與壓軸曲〈抵達之謎〉,在製作的這幾年邊寫邊磨,才走出《盆地》的輪廓。「可能從某種意義上,這兩首歌好像從一開始,也在冥冥之中形成一個執念,形塑了這張專輯。」「〈麻雀飛去哪裡〉歌詞不斷提出疑問,經歷一整張專輯的尋找探索,你待在原地也好,高山、湖邊也好,最後一首〈抵達之謎〉,好像要揭曉抵達的終點,但其實歌曲也沒給出最終答案,是一個開放式、未知的地方。可能具體的終點在哪裡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整張專輯中,挖掘自我內心的過程。」

「多年後終於回到這裡/盆地已經長出了森林/航線有高就會有低/別害怕/顛簸成就這次飛行」
——鄭興〈盆地〉

這次久違來台北,忙碌的工作行程之餘,鄭興笑稱很想吃藥燉排骨、鹽酥雞和滷味,已早早逛過饒河夜市,還反過來推薦大家高記水餃、施家麻油腰花等超在地美食;也想再訪6年沒去的花東。明年1月19日、1月21日在台北和高雄各有專場,他滿心期待能與好久不見的樂迷相會,接下來希望能多留點時間,慢下步調走一趟旅行,激發更多靈感發生。「希望下一張專輯不會等太久!」

鄭興一字一句說得溫和、輕鬆,蘊含在專輯裡的情緒與努力,卻透過音樂開展一片驚人而廣袤的盆地。每個人都有需要跨過的低谷,還要走多久才會抵達終點?或許鄭興的音樂能陪伴你,在尋找路途,挖掘內心、享受經歷,屆時從盆地邊緣回頭再看,那片荒蕪已然開出茂盛森林,心中罣礙想來便也釋然。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鄭興 Xing Zheng(@zhengxingsongsong)分享的貼文

撰文:林子涵 Emerald
圖片來源:鄭興、好的秋工作室
感謝場地提供:山海工作室 What’s LIFE

🌛感受靈感不寐的音樂脈搏,樂手巢雜誌 Vol.18 「午夜台北」出刊:
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8

專訪|鄭興《哪裡都去不了,就想念起你》,思念但不耽溺的真心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