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手巢音樂單元講座紀錄】英國搖滾樂團和音樂文化-陳玠安

0
942

SFSF

繼樂手巢三月份推出的「靠音樂吃飯:音樂職人之路」校園巡迴講座;再度推出第二階段系列「樂手巢音樂單元講座」,自四月底正式展開,持續談論各式音樂專門主題。

5 月 6 日與 5 月 13 日,配合 MAJI集食行樂五月的英國主題,邀請到知名樂評人暨音樂文字工作者陳玠安和大家談論「英國搖滾樂團和音樂文化」。(以下為講座內容記錄)

【英式搖滾緣起】

 陳玠安首先從英式搖滾(或稱英搖,Britpop)淵源的 60、70 年代「The Beatles」開始說起,The Beatles 發表的音樂對後世搖滾樂團留下深遠影響;尤其像 Oasis、Blur 等帶領 90 年代英搖風潮的樂團,Oasis 更是被認為承襲 The Beatles 一貫的血脈與精神當中最成功的例子,漂亮的旋律線是英搖樂團的一大特色。

CCCC

自 60 年代解析至 80 年代的英搖風格,陳玠安以音樂結合樂團歷史舉例,提及 The Verve、Slow Dive…等流行於當時英國的迷幻搖滾;還有相當經典的玩將型樂團 Joy Division,在音樂中運用了大量的合成器,在主唱 Ian Curtis 自殺後,爾後團員另組成的 New Order 同樣是 80 年代的代表樂團之一。

《Control》電影即是在描述 Joy Division 主唱 Ian Curtis 的故事,配樂除了運用 Joy Division 的歌曲,包含:Iggy Pop、David Bowie、The Velvet Underground…等搖滾樂都在電影其中。


The VerveLucky Man〉 :80 年代末期的 The Verve,輕快的音樂仍帶點陰鬱感,是由於當時英國經濟蕭條,許多年輕人用音樂來表達對社會的不滿。

「瞪鞋派」(Shoegazers), 興起於英國 80 年代的搖滾樂表演形式,稱為瞪鞋派的原因是除了主唱以外,大部分的樂手在表演時都凝視著地板,如同與腳下的鞋子對望,最具代表性的則是英國樂團「Ride」,樂團特色是擁有清脆明亮、耐人尋味的旋律線,但音色的選擇上仍帶有一絲陰鬱;同時期的樂團「Slow Dive」,迷幻電氣的風格同樣影響了當時的音樂。

【英國近代音樂與文化】

陳玠安接續談論英國近代流行的音樂與文化,如電子、舞曲、嘻哈等樂風,他先以 1999 年組成的搖滾樂團「Kasabian」為例,樂團音樂融合了各式元素,以復古電子的聲響創造出樂團迷幻搖滾的色彩,並加上 90 年代的英搖特質,不同於一般的電子舞曲,是屬於迷幻浩斯(Acid House)的曲風;迷幻浩斯在 90 年代的英國非常流行,特色是沒有強烈的節拍,但有迷幻搖滾的唱腔。

「Blossoms」樂團同樣使用電子合成器,將電子音樂融入英搖的節奏,同樣帶著復古的味道,能感受到 80 年代之後英國音樂風格上的演進;「Catfish and the bottle man」乍聽之下不太像英國樂團,比較接近美國民謠搖滾,吉他走法有著 Oasis 的感覺。


【英國嘻哈音樂】

關於英國流行的嘻哈音樂,現在已很少有純粹的Hip-hop,大多會結合電子或搖滾;英國流行嘻哈來自於其社會問題,又因生長的背景不同,都市和鄉下所呈現的嘻哈風格也不同。

「Young Fathers」來自英國北方諾丁漢城,屬於饒舌嘻哈(Rap-hop)風格,作品常傳達出英國青少年的嚮往和幻滅,反應城鄉差距的問題,屬較陰鬱、怪誕的風格;而嘻哈歌手「Skepta」,可以從他的歌詞中感受到強大的力量。

【英國民謠音樂】

再來是英國近年的民謠作品:前年水星音樂獎得主 Benjamin Clementine,用鋼琴詮釋出舞台劇般的效果,並融入歐陸文化,創造出新的民謠表現方式;另一位在英國民謠界地位崇高的女歌手 Laura Marling,不僅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獨特的嗓音更為簡單的旋律添上層次感。


英國類似室內樂編制的民謠 Chamber pop(室內流行音樂),特色是融合古典樂風的流行音樂,如英國男歌手 The Divine Comedy,有時會用鋼琴表現弦樂、呈現非傳統的古典樂類型,而在歌曲〈To The Rescue〉可以聽到澎湃的管弦樂,傳達作品的救贖概念。

 

最後是在弦樂編排上也相當厲害的「Elbow」,雖然非主流的樂團,但曾經幫倫敦奧運寫過廣告歌,並多次入圍英國水星音樂獎;音樂具有層次感,加上主唱具有感染力的聲音,是屬於耐聽型的音樂。

※「英國搖滾樂團和音樂文化」主題歌單

文字記錄/整理:Eliza、Yeida/樂手巢編輯部

更多樂手巢講座紀錄都在 —>yso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