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想過我會拿金鐘獎。」柯大堡瞥了一眼玻璃櫃裡排排站的獎盃,雙手插口袋,苦笑命運的峰迴路轉。長年耕耘音樂的他,2022年憑主持《寶島神很大》,一次獲頒第57屆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最佳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兩項大獎,打破該節目8年來零入圍的大鴨蛋。「那⋯⋯那你你⋯⋯這⋯⋯這該怎麼說?這運氣好到一個⋯⋯」能言善道的他忽然口吃起來。在這份驚喜的背後,其實拖著巨大的暗影。
那年柯大堡正值事業與婚姻的低谷,一次錄節目被神明鑾轎撞上,他忽然間大哭又大笑,把製作團隊全給嚇壞了。後來一幫信眾將他送到白沙屯天德宮,請邱二王爺「處理」,也因緣際會成為王爺的契子。過年前夕,他決定揹著乾爹上台灣海拔最高的廟宇海天寺,這趟人神同遊的顫慄苦旅,後來將他推上金獎舞台,也開啟他全新的音樂修行。2024年以「酬神」概念舉辦「甲辰年最大科」演唱會,2025年繼承「以酬神為主題、以信徒為號召」的精神,發起第一屆「信徒文化季 Bliever Vibes」。
若論連結宮廟與流行音樂,柯大堡絕非首創,不過,透過神明的旨意開創積極人生,他絕對做了一次最佳示範,同時也讓民俗信仰有了不同可能,寫下「神仙聽團」的新文化地景。
▲ 柯大堡(本名:柯凱耀)是台客電力公司主唱,憑同名專輯入圍第28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他主持的《寶島神很大》節目獲頒第57屆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獎、最佳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此外也是音樂製作人與詞曲創作者,2025年發起第一屆「信徒文化季」。
與神同行,揹二王爺長征攻頂七彩湖
「我不講神蹟,我習慣說巧合!」
對信徒而言,求神問卜是試圖解決困境,也是一段自我療傷的過程。與王爺結緣以來,柯大堡接二連三遇到奇妙的「巧合」,實在令人嘖嘖稱奇。就拿錄《寶島神很大》外景、揹白沙屯天德宮邱二王爺神轎上七彩湖來說,他除了要面對現實路況的危險,揹負神像的緊張感,內心還掛念著接到女兒發高燒送急診的焦急,以及疫情下工作全部停擺的經濟壓力。「那段路簡直是玩命,但是我人生低潮期最大的轉捩點。」
海天寺屹立在海拔2256公尺高,距離山下60公里路程,沿途山坡起伏,狹仄小徑甚至只有一個輪子寬。柯大堡行在山壁和懸崖之間,一身裝備20~30公斤,但「重」是一回事,更「貴重」的是那尊邱二王爺神像,此前從未在外過夜。向神明請示能否出巡那天,二王降駕大桌一拍,說要先問大哥,而大王爺竟允諾可以「出去玩」。這麼珍貴的神尊要爬這麼危險的路,連廟方都傻眼。
山路迢迢,節目製作團隊都不是登山好手,後來是當地原住民騎摩托車載揹神轎的柯大堡攻頂。奇怪的是,平常打二檔可以過的坡,這次竟然騎得很艱難,「怎麼會這麼重?」眼看前方還有好幾個彎,基督徒原住民喃喃:「哎,王爺!前面那個路啊,有點危險,祢要保佑我們安全呢!」這話說完沒多久,機車竟然輕盈起來。「哎,王爺!對喔!祢就維持這個重量,我們這樣比較安全!」
終於攻頂時,山上大霧瀰漫,伸手不見五指。但團隊沒放棄,柯大堡繼續揹著神轎爬至湖邊,沒想到一就定位,瞬間霧去雲散,抬頭一看,湛藍的天空金光四射,掛著一彎七彩虹。「快!趕快飛空拍機!」空拍機只繞了一圈,剛捕捉完七彩湖令人屏息的美景,天空又重新下起灰濛濛的雨。「我在湖邊整個崩潰大哭,所有高壓都在那瞬間被釋放了,也被療癒到了。」
「我本來是一個很理性的錄音工程師,一個玩團的屁孩,以前天不怕地不怕,有什麼困難就面對、處理啊!但那陣子真的碰到很多束手無策的事,經過這趟朝聖之路,我真正認識到人的渺小,與生死一線間的山路對比之下,那些人生關卡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我得到心靈解脫,也才發現原來我內心有柔軟感性的一塊,真正地把心胸打開了。」
踩踏著七彩湖水,柯大堡跟王爺公一起寫下〈原點〉。「節目得獎後,我接到很多不同形態的工作邀約,手上多了兩個節目,也第一次參與了電視電影的演出,這一切都源自與神明結緣,我真的是得好好謝謝祂們。」
延伸閱讀:「搖滾觀落音」戲說臺灣民俗鬼魅聲響:屍術控、Mong Tong、A_Root 同根生、張嘉祥、NINI
鑾轎抬進來,信徒跳起來!
在神明庇佑下,星途總算重見曙光,那該怎麼謝神呢?柯大堡擲筊問了老半天,「祂們沒有要我花大錢祭祀,沒有要我三餐跪拜焚香,也不是要我變成民俗學者。」後來他得出一個溫暖的結論:「原來只是要我在原本擅長的領域多做一點好事,多傳遞一些善良與美好。」
傳統酬神有歌仔戲、布袋戲與傳統戲曲節目等形式,柯大堡以免費演唱會重新詮釋,2024年在台北 Corner Max 舉辦「甲辰年最大科」,活動以群眾募資籌得百萬經費,選在農曆10月15日下元節,也是水官大帝誕辰舉辦。當天現場集結20間知名宮廟、9尊神明到場,而參與募資者可獲得與神同行證、信徒 T 恤與毛巾、隨行悠遊卡、專輯等豐盛禮包。
「那段時間我寫出〈隨行〉講媽祖故事,好多人跟我說,他們在低潮期去參加媽祖繞境,半夜聽到這首歌,都感動得大哭,也得到了療癒。一首歌有辦法感動到這麽多人,那也值得了。」
翻玩廟會,深入淺出地轉譯民俗
2025年重返故事的起點,擔任「頭家」的柯大堡選在5月21日 ,歲次乙巳年農曆四月廿五,於白沙屯天德宮牌樓前舉辦「信徒文化季」,活動訂立「認識、理解、共鳴、感動」的四階段心境,邀請「白沙屯八大公廟」(白沙屯拱天宮、天德宮、五雲宮、東龍宮、五龍宮、母德宮、省安宮與風頭厝福德祠)的神明到場觀賞,而演出者除了柯大堡自己,還邀請台中宮廟搖滾代表震樂堂、搖滾宮主賴銘偉、身為基督徒但認同祈福理念的蔡家蓁、鳳鳴齋國樂團團長法比、林姍、曾立馨 Hug Muzik,一起陪伴信徒隨音樂走上信途。
談起與法比的緣分,柯大堡興奮地說,他創作的〈東港溫王爺〉取樣擲筊聲編曲,並經由擲筊得知神明希望他找法比擔任和聲。原來,法比的孩子是註生娘娘的乾兒子,柯大堡錄音前在東港東隆宮抽到的籤詩,還與法比半年前在斗六的媽祖廟抽到的籤詩相同。許多「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的故事,都會在「信徒文化季」的 Pocast 中分享,現場亦有交換結緣品的活動,期許讓祈福故事相互結緣、持續向外擴散。
柯大堡指出,樂迷熱衷朝聖 Fuji Rock、Summer Sonic 等音樂節,是因為對這些「品牌」營造出的特定氛圍產生憧憬,就像台灣的春吶(全名:春天吶喊,自1995年開辦至2019年,為台灣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國際音樂祭),也是「此生沒去過一次,一定會後悔!」樂迷期待的是,在自然山野與 live 表演之間解放束縛、尋找共感,充分沉浸於音樂節的個性感,而不只是追逐明星大團。「所以我把『信徒文化季』定義成一場翻玩廟會元素的音樂節,甚至無厘頭地揪神明一起聽團,就是希望透過音樂鞏固信仰的價值,讓人變得勇敢、有自信,獲得依靠和撫慰的能量。」
傳承傳統信仰的文化價值,是「信徒文化季」的使命,而如何翻玩到位,又不逾越民俗禁忌,則是一門深厚的學問。柯大堡強調,媽祖頭冠珠簾有特定的珠子數目,不能為了做 Q 版公仔就任意改變;每間宮廟的神轎也有特定的樣式,不能混為一談。「操作表面的文化符碼是最簡單,但也是最廉價的。你必須深刻地消化過文化內容,並且掌握到核心,才能做出有深度的民俗文創品。」
延伸閱讀:樂手巢雜誌 Vol.21 出刊》來場搜妖記:抓!「妖」壽好聽的那些「鬼」音樂
科學式信仰,祈求一個讓自己勇敢的機會
在柯大堡的故事中,幾乎都有擲筊的情節,好比「信徒文化季」這個名字當然也經過擲筊。腦中一直響起清脆的木筊擲地聲,後來忍不住問他王爺不會覺得太瑣碎嗎?他澄清自己是「科學式信仰」,而擲筊也是一件「非常、非常科學」的事情。
「關聖帝君給你九個聖筊(請參考電影《周處除三害》),其實是強迫你跳出自我本位去縱觀全局。你要問對問題,就會經過一段內心對話的過程,所以擲筊可以訓練邏輯能力。我會提出來問神明的選項,一定在我腦袋裡面曾經出現過,那既然我腦裡出現過,就代表我思考過這件事。透過擲筊,我可以跳脫個人喜好,去平等看待那些不想選擇、不想面對的選項,從中我就學到企業管理的精神。」
對柯大堡而言,信仰有很積極入世的意義,能陪伴個人心靈成長,也能鏈結不同族群,共同提升社區。他難忘每年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都會遇到一位基督徒阿姨在廟裡幫忙,她因為認同廟方常為社區服務,所以樂於為這場熱鬧的嘉年華服務。柯大堡有感而發:「回歸信仰的原點,其實求神拜佛都只為了祈求一股力量——讓我可以勇敢一點、自信一點、安心一點,好好地過生活。」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2024年年底,柯大堡在網路上看到一尊落難神明,模樣跟他揹上七彩湖的王爺神尊極其神似,後來他買回整理,並重新粉面、開光、請回廟裡,過程中的考據再度讓他體會到神明的溫馨牽引。
重新走出來,繼續走下去,這是他在「信徒文化季」寄託的生命信念。
撰文:蔡舒湉
攝影:樂手巢
🐕🦺 女孩男孩一起來!樂手巢雜誌 Vol.22 給你滿滿的 Blur
https://lihi.cc/PQ1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