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換「絃」!新鮮的「絃」最棒!

0
7080

在某次期刊論文投稿的同儕審查過程中,我被某位不知名的審稿教授狠狠地教訓了一番:架在樂器上,以摩擦或撥動方式產生振動,並藉由樂器共鳴以擴大發聲的「絲線」狀構件稱為「絃」;使用在弓上,改變其張力使得箭矢產生移動速度,「附著在弓上」的構件稱為「弦」,兩者指涉的是完全不同的事物。因此,擦弓樂器如小提琴上安裝的是琴「絃」,而數學中將圓上任意兩點相連,不通過圓心的直線稱為截面如弓形的「弦」。它們是不一樣的!

雖然平常使用時我自己也是「絃」、「弦」混用管他去死,但必要時還是要分出差別,望周知。

註:「弦」字最初除本為弓弦之意,也指張於樂器上的絲線,後來發展出糸字旁的「絃」字。根據教育部辭典,目前「弦」與「絃」字通用於樂器和其彈奏發聲的絲線之意。

琴絃是吉他或電貝斯等有柄彈撥樂器,或是小中大提琴所屬有柄擦弓樂器中,演奏者與樂器相接觸、施以控制以發出具有各種表情、律動與音高樂音的最重要媒介,也是影響樂器音色呈現最重要的變數之一。能夠正確地安裝與使用,樂器才能順從使用者的心意,好好奏出演奏者心目中的美好音樂。在繼續剖析與討論琴絃的製造流程、結構變數與音色表現之前,我想先種下一個概念,特別適用於比較少使用效果器塑造音色的貝斯手:

  • 感覺音色不對嗎?先換絃!
  • 覺得琴彈起來不太對勁,想要調整嗎?先換絃!
  • 別人都好會彈喔,為什麼我彈就這麼難聽?自殺之前先換絃!

不要被 James Jamerson 的名言「我一輩子都不換絃,要換也是斷掉才換。The dirt keeps the funk!」拐了。聽聽他錄製的作品,只拉出貝斯部分的音軌(isolated track) 吧:在 2022 年的今天,還有誰能忍受那種音準?要舉反例可是一大堆呢:

Jeff Berlin:只要覺得聲音不對就會換。

Billy Sheehan:每場演出都換。

Nathan East:每次錄音都換。

Stu Hamm:演出時上下半場各換一次,必要時 20 分鐘就得換。

Anthony Jackson:他最兇。錄一首歌可以換三次,只要覺得音色變了就換。

Marcus Miller 說過:誰要是跟在 Jackson 的屁股後面撿他丟掉的絃拿去賣,早就變成好野人了。


▲ 常常換絃的樂手一定會有像這樣的廢絃箱,請記得當作立體廢棄物,在正確時間回收。

跟咖啡豆一樣,絃從離開包裝,開始裝在琴上的那一瞬間,就開始進入音色衰退的流程中,越新的絃越能體現廠商設計的訴求、張力能正確平衡的分佈、能獲得穩定的音準、還具有符合設計的亮度與泛音呈現。有些樂手會基於自身的使用經驗,認為裝上去一兩天的絃的音色表現更加穩定。這項心得是否正確,並不影響絃越新、越接近廠商設定的事實,只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而這也引申出另外一項樂手一定要記得的概念:

沒有任何一項評測、論文或影片能忠實敘述「您」對於某種品牌或構造的絃的感想。

使用任何媒體或媒介,都沒有辦法呈現複製個人對於絃呈現音色的真實感受。要能正確評估到底哪套絃對您合用、最適合什麼琴,或是什麼音色該用什麼絃來呈現,唯一的方法是交足夠的學費:把所有買得到的絃都買來試試看,您心中的那把尺自然就會浮現並計算妥當。人云亦云當然也是可以,任何資訊都有參考價值;不過個人經驗,才是真的無法質疑的判斷標準。只要喜歡,拿黑尼龍絃彈死金,拿不鏽鋼絃彈爵士都是可行的選擇。

總之,對於樂器的手感與音色有所質疑時,先換絃就對了!

撰文:江力平(江大)

樂手巢雜誌 Vol.14 帶你從根本理解樂器,5月24日發行: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4/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調整樂器的英制/公制尺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