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MINETJUS 電音製作解密】社群媒體經營:自說自話技巧學 – Arase 阿拉斯

0
8730

第二屆「2022 MINETJUS 電音製作解密」由音樂製作人黃少雍與全方位排灣族創作歌手阿爆(阿仍仍)號召,以流行電音製作結合族語文化為主軸,那屋瓦和派樂黛唱片統籌合輯《N1|那屋瓦一號作品》及各式族語創作為教材,開設系列課程。

派樂黛唱片2022 MINETJUS 電音製作解密系列課程,4月10日由 Arase 阿拉斯主講「社群媒體經營:自說自話技巧學」。阿拉斯表示,社群媒體讓每個人輕易地發表看法,特別是限時動態讓使用者在24小時內宣洩情緒,這種即時性正是經營社群的常用手段,大多數網紅創作者都追求與時事連結,但當時事快速傳遞,在事過境遷後這些訊息還可以變成什麼?而網紅在蹭熱度後,觀眾可以留下什麼?阿拉斯提醒,社群經營需了解每種社群的運作模式,同時拋出大哉問,引領學員省思何謂媒體定位及其可能性。

什麼是媒體 media

所謂「媒體」(media),意指一種人體之外的媒介物,透過此一媒介物,人們以達成溝通或傳播的目的,舉凡電視新聞、廣播、自媒體、鄰居、YouTube、Line……,只要能得到資訊的管道都能稱為媒體,而常見的分類方式為電子媒體與平面媒體。阿拉斯針對「人體之外」提問:「人本身」算是媒體嗎?人們從所思所學養成思想系統,把腦袋想的傳遞出去,直接表達看法,或是藉由說故事寄寓內涵,都是一種媒體。他主張「人體」也是媒體,所有人都活在媒體之中。

然而自己散播消息的群體就是「自媒體」(self-media)嗎?坊間定義是:普羅大眾藉由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阿拉斯認為,「網路」亦並非唯一手段,「自媒體」的新定義是:普羅大眾向特定或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散播資訊或非資訊性內容。

媒體要做的就是人們透過媒介達成溝通與傳播的目的,前提是建立核心,知道自己要說什麼,以及觀眾的需求是什麼,想法、觀點、表演都是媒體的重要元素。阿拉斯認為媒體不可能做到「中立」,因為執著於某件事情,就不會是中立狀態,就會朝某條路前進,所以要很清楚自己專攻在哪裡。畢竟,媒體需要觀眾才能是媒體。

每個平台都有專屬的表演方式

特定群眾具有特定屬性,例如教會裡有相同信仰的信眾,不特定群眾如西門町街頭民眾。網路是不特定的空間,而 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就是特定的空間。阿拉斯觀察各媒體平台的用戶特性,發現 Facebook 受眾年齡層與教育水準都比較高,更認真看文字,需要文字大量刺激,發文講究圖文相符與文情並茂;Instagram 重視圖片,認真看內文的並不多,商業活動則以音樂和服飾配件為主;推特(Twitter)的好處是可以快速閱讀狀態和所有人的留言,所以國外會以推特作為發布消息的主要媒介;YouTube 則以影音為主,早期並非社群媒體,最近為了鞏固群眾,開始推出短影片功能。

阿拉斯建議常見的社交軟體都可以用用看,每個平台都有專屬的表演方式,使用模式、說話口吻也都不盡相同。經營自媒體時應掌握社群特性,即使要同步發到臉書,也要懂得做轉換,無論轉換成文字、圖片、想法,保有傳播的中心思想是最重要的。

那麼將電視語言放在網路平台上會有同樣或更好的效果嗎?阿拉斯透露,《阿嘟主義》有過1.0跟2.0版本,2.0是類似《康熙來了》的談話型電視節目作法,當時還邀請網紅黃大謙當嘉賓,但觀看次數卻不如1.0版本,甚至相差懸殊。左思右想,才發現網路平台與電視節目的影像原理不同,「網路語言是一直對著鏡頭中的觀眾說話,電視節目中的人則不直視鏡頭、各自聊天。」

毋需「中立」,觀點決定你是誰

觀眾哪裡找?阿拉斯建議,經營自媒體的第一個步驟是訂立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概念與想法,別想著抓住所有的分眾,也別以為能做到絕對中立。「我們每個人都是媒體,礙於環境限制,無法表演某些想法,但千萬不要把這種限制想成要很客觀地表達某件事情,但也不是漫無目的地謾罵。每個人的環境所學已經造就某種邏輯思想,因為無法符合每個人的需要,所以不需要中立。」接著請分析自己粉絲的性別與年齡比例。觀察各社群的後台,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觀眾群在哪裡。唯有持續傳遞符合需求的內容,才能夠不斷擴大受眾。

以 YouTube 頻道《阿嘟主義》為例,內容先以綜合性生活話題,例如婆媳問題、性事、電影院……等,吸引不特定的人來看,再從原民文化主題,例如部落旅遊、原民祭儀……等,慢慢篩選出留下來的真正受眾,讓不特定的人開始認識與欣賞原民文化。成員之一的阿拉斯分享,他們的粉絲一開始都是原住民,後來也吸引非原民的受眾認識多元族群文化,這是團隊始料未及的事。至今,《阿嘟主義》表達出的觀點包括:都市原住民、部落青年、法學與美學、專職網紅與斜槓青年……等群眾的觀點。

快速吸粉的低成本娛樂

找群眾時,群眾要什麼、缺什麼,都要觀察得很仔細。例如 Facebook 的使用者因年齡層偏高,最容易消費也最願意花錢,是消費力最強的族群。所以進行商業活動時,要在臉書上做最漂亮的包裝和吸引人的影片。但同樣是發影片,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操作手法也不同,阿拉斯說,Instagram 做的事是放15-30秒、最 high light、最酷的短片段,搭配簡短文案;但臉書是放上完整影片搭配吊人胃口的文字,吸引人默默閱讀完文字。

「低成本娛樂」是社群上甜美的餌,例如:迷因圖、五分鐘 DIY 做菜或手工藝等有趣內容,都能創造驚人的觀看次數、回應和轉貼率。這種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得到愉悅的內容容易上癮,但對內容創造者而言卻很痛苦。阿拉斯舉例,阿嘟主義曾做過有趣的建案名稱影片,雖然反應很熱烈,粉絲敲碗做續集,他們卻遲遲不敢做第二集。因為怕被定型,無法說真正想說的事,另一方面,低成本娛樂難以延續內容,反覆做一樣的事情也會很疲乏。所以從低成本娛樂吸引到群眾後,要花時間調整內容,讓觀眾適應頻道的主體。

@影片:這些名字也太有「創意」?!諧音梗建案名大集合!

讓觀眾更貼近&忠於你

年輕世代愛用的社群媒體,過半都是近十年來的新面孔,而風靡歐美的抖音(TikTok)最近也成為日本第一社群媒體了。阿拉斯隊抖音的機制佩服不已,他說要在直立的螢幕拍出15秒有趣的影片,是很困難的事情,優秀範例如:Zico 的〈Any Song〉、閩南狼PYC 的〈中國老總〉,因為舞蹈好操作,容易被模仿,擴散度相當驚人。但他也提醒在模仿時要帶入自己的想法,進行重新詮釋,才能跳脫出個人特色。

「我跟學生說,如果你的作業跟別人一樣,我直接給你零分!為什麼要跟別人做一樣的事情?為什麼大家非得、一定、必需要看你?是因為你的觀點(也就是生活經驗)與眾不同,你的觀點就是與眾不同,一定要相信這件事情!」

經營自媒體除了要注意維持熱度,同時也要保有與粉絲的親密度。阿拉斯發現 Instagram 的留言通常都「超級無敵霹靂少」,但因為接觸到私生活,觀眾會覺得與發文者很親近,會想跟下去。他透露自己最近也開拍 Vlog,透過每週發布短影片「拉斯 week」,讓大眾知道他還有什麼能力,內容如:室友搬回屏東、抱親戚小孩感受新生命……等文學性的內容。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rase 阿拉斯(@araseparele)分享的貼文

另一方面,同樣是「阿嘟主義」,阿拉斯與其他成員接的業配完全不同,活動接洽也都是分開談的。「因為我是戲劇出身,風格偏文青感,文字比較不會那麼直白,又因為喜歡書寫,有時可以可以接到藝文、文學類的業配。「我第一次接 IG 業配時,貼文會用較多白色圖框,暗示這則是業配。貼文以魯凱族語開頭,接著講故事,最後再接業配內容。」

「我從小在比較嚴謹的環境和教育下長大,不太有離譜的想法,說話和表演方法比較穩定。社群要從生活延伸日常的形象,要堅守自己的表達方式,形象風格就是這麼被建立起來的。多嘗試不同生活,擁有不同體驗,創作能量也會不一樣。」

在不斷更新中檢視自己的狀態

自媒體的製作方式就是找到適合的平台發表自己的觀點。經營社群的人時常執著於數字、被數字綁住,阿拉斯分享一次戰慄經驗,某天他的 Instagram 突然多出一萬人,但都是假帳號,原來這是有人準備要盜帳號。在改變密碼後,原本一秒多一個新粉絲的狀態,突然就停下來了。他語重心長地說:「你要關心的是有在回應你的人,有留言才是真的,留言越多就代表議題做得非常好,而按讚、瀏覽數、訂閱數都不是真的。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跟你的群眾好好溝通,並且感動到對方。」

另一方面也不用過度擔心輿論,阿拉斯說,戲劇有極好極壞的評價,才是好作品,因為才有機會跟群眾溝通討論。要對自己作品有信心,給自己的作品一個機會,同時多增加互動,讓你下一次的作品更進步。

阿拉斯的 tips-經營社群三要點:

一、搞清楚真正想說的事情

二、搞清楚觀眾喜歡你的什麼

三、要一直不斷地更新更新更新

「做網路媒體會久了容易忘記自己的內在,或是停在原地、感受力下降,這是最大的弊病。創作者在不斷更新中才能檢視自己走到哪裡,不要忘了重新檢視自己的能力。」

編輯紀錄:蔡舒湉 Lala
資料來源:派樂黛唱片

【2022 MINETJUS 電音製作解密】唱片企宣:專輯做完了,然後呢?-孟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