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nder Custom Shop 的 Jaco Tribute(非限量版),可以看到琴身上忠實的複製了 Jaco 本人的 Jazz Bass,在還沒有被砸成碎片前的模樣與各種傷痕。(圖片來源:bassclubchicago)
1980 年代,我們看到的是 Fender 如何辛苦的從倒閉邊緣存活下來。站穩陣腳之後,接下來的三十年,則是見證樂器製造全球化、區位經濟與地球環境如何影響樂器製造業,以及廠牌如何在創新與經典設計間擺盪的過程。
延伸閱讀:Fender Jazz Bass 簡史:振衰起敝,Jazz Bass 發展編年 1980-1990
1991 Custom Shop 主導下發行限量 100 隻的 Jaco Pastorius 紀念琴;Fender 營運總部搬到亞利桑那州的 Scottsdale。成立位於墨西哥 Ensenada 的工廠;一般版的 Jaco 紀念琴在新設立的墨廠開始生產。
▲ 限量一百隻的 Custom Shop Jaco Tribute Bass,這個版本包括了由與 Jaco 長年合作的製琴師 Kevin Kaufman 親自監修的環氧樹脂塗裝指板。(圖片來源:doctorbass)
1993 由 Custom Shop 的 John Page 主導,Stu Hamm 成為第一位有簽名型號 Fender 的貝斯手。被命名為 Urge 的簽名型號樂器有著 24 格、32 吋弦長指板,與相對縮小比較接近 P-Bass 的琴身設計,Jazz / Precision / Jazz 的特殊拾音器配置,以及改良自 Jazz Bass Plus 的主動式前級電路。
儘管銷路不如預期,Stu Hamm 也沒有堅持到最後,但這隻簽名型號貝斯象徵著 Fender 在盡可能保持傳統既有形象的同時,擁抱新的演奏可能與新設計的努力。沒有 Urge 的出現,後面 Roscoe Beck 或是 Steve Bailey 簽名型號的秀逸設計不可能會成形。
▲ 1993 Fender Urge Bass;之後也生產了簡化版的學生型,以及改回 34 吋弦長的 Urge II 型號。(圖片來源:bassdirect)
1994 Ensenada 工廠燒毀。Squier 系列開始轉進至中國生產。
1995 USA Jazz Bass Deluxe 系列上市,是 Fender 在 1990 年代最重要的新設計。重新設計的 22 格指板與琴身之外,配備了甫由紐約 Pensa-Suhr 轉戰 Fender 的 John Suhr 設計的新版單柱型拾音器,與使用 18 伏特的三段主動式前級電路。American Standard 發行五弦版本。
1996 部分 Squier 產品開始在中國與印尼試行生產。中國與印尼至今仍是 Squier 的主要生產國,但印尼佔比逐年增加。
1998 Deluxe 系列改名 American Deluxe,提供琴橋下穿弦 string-thru-body 選項;改用由原 EMG 的 Bill Turner 設計的 Ceramic Noiseless 雙線圈無雜音拾音器。
▲ 仍然使用 Suhr 拾音器與電路系統的 1998 American Deluxe Jazz Bass V,注意其單柱型的拾音器與不能下穿弦的琴橋。(圖片來源:talkbass)
2001 Custom Shop 發行 Custom Classic 系列。
2002 American Deluxe 五弦版本的琴頭開始使用 4+1 式安排,G 弦的調音鈕移到右側,琴頭壓弦器增為兩組;琴身微調、接合版設計也改為不對稱,以利高把位演奏。
▲ 2002 American Deluxe Jazz Bass V,注意 4+1 的琴頭設計與新的壓弦器配置。(圖片來源:kytary.ie)
2003 American 系列添加了 S-1 開關,能將原來只有並聯設計的兩組拾音器重組成串聯,提供更多的音色選擇。配備 Badass 琴橋的 Highway One 系列問世。
2004 American 系列拾音器更換為 Bill Lawrence 設計的 Samarium Cobalt。
2005 發行韓廠 Jazz Bass 24,配備 Seymour Duncan / Basslines 拾音器與主動式電路,是 Fender 各系列中第一次配備 24 格指板、且持續生產超過一年的產品。
Bill Mendello 接替 Bill Shultz 接任 FMIC CEO。
*無法雙重認證的資料指出:到 2003 年,Fender 已將所有用來在韓國生產樂器的設備撤至墨西哥,2005-2009 的韓廠 Fender 是由 Cort 代工完成。
▲ 在 2007 年 NAMM 樂器展中公布的 Fender Special Edition Jazz Bass 24 V 五弦貝斯,有著 Fender 量產琴少見的 24 格指板,Seymour Duncan 拾音器與三段式音色調整前級,理應是支 CP 值相當高的現代化 Fender 產品;組合起來的結果卻不盡人意。(圖片來源:sweetwater)
2008 American Standard 系列更名為 American Series,在演奏手感與樂器平衡方面有諸多改進,但 S-1 開關被移除。
Jazz Bass 24 五弦版上市,也等於正式宣告韓廠 Fender 系列的結束。
從這年開始,Fender 開始非正式的被稱為「銷量世界第一的樂器廠牌」。
2009 由 Fender 自己的製琴師 Michael Frank Braun 設計,Steve Bailey 簽名款六弦貝斯發行,無琴格與有格版本皆有生產。這是 Fender 的第一隻自行設計生產的六弦貝斯,但在拙劣的藝人關係與橫向聯繫下成了犧牲品,Bailey 旋即轉代言其他品牌。
*先前 Alien Ant Farm 的貝斯手 Tye Zamora 曾代言過有 Fender 商標的六弦貝斯,但那只是沿用其原先使用,由 Dave Parr 設計製造的樂器而已。
▲ Steve Bailey 簽名型號六弦貝斯,也同時發行無琴格版本。(圖片來源:talkbass)
2010 Jazz Bass 問世五十週年。Larry Thomas 擔任 CEO。American Deluxe 系列換裝 N3 無雜音拾音器,改進過的電路與零配件,指板格數增加到 21 格。
2011 中國製,但是掛 Fender 牌的 Modern Player 系列開始生產。
▲ Modern Player Jazz Bass,注意其前後拾音器均為長耳朵的 Jazz 式雙線圈。(圖片來源:richtonemusic)
2012 American Series 的四弦版換裝 Custom Shop ’60s 拾音器。
2013 Scott Gilbertson 接任 CEO。
2015 在原有的聯合合約無法繼續履行下,美國 Fender 取回日產 Fender 的直接控制權,原來可自行生產特定型號的 Fender Japan 結束,新的 Made in Japan Exclusive / Traditional 系列均為 Fender 全球佈局下的產品。
曾在 Disney 當到營運主席的 Andy Mooney 就任 CEO。
2016 Fender 營運總部自亞利桑那州遷回洛杉磯。American Deluxe 更名為 American Elite,將 Truss Rod 調整改為位於指板末端的輪形調整、配備第四代無雜音拾音器、琴頸形狀與指板弧度均有改變。
▲ Fender American Elite Jazz Bass V,注意其 21 格有鑲邊指板配置與輪型 Truss Rod 調整桿。(圖片來源:bassclubchicago)
2017 配合簡稱《華盛頓公約》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 對於 Rosewood 與相關樹種的瀕危認定改變,Fender 宣布停止使用主要作為指板材料的 Rosewood,改以巴西鐵木 Pau Ferro 代替。
在 2017 年六月刊登於華盛頓郵報的專文指出:因吉他類樂器於美國地區每年銷售量在過去十年足足掉了三分之一,吉他英雄已不復見,吉他類樂器正在走向死亡。
2018 Standard 系列改名為 Player 系列。
2020 Jazz Bass 問世六十週年。作為琴身主要材料之一的 Ash 供應極為短缺,Fender 宣布將停止在量產琴上使用 Ash。可能的代替品包括走回最早 Telecaster 使用的 Pine,或是 Sassafras。
2020 年九月刊登於紐約時報的專文中,Fender CEO Andy Mooney 宣稱該年是 Fender 有史以來銷量最好的一年,在初學者領域與電商部分甚至有雙位數的成長。當然與 COVID-19 疫情有關,但 Fender 看起來應該還能走的很遠。
▲ 使用 Roasted Pine 作為琴身材料的 Fender American Professional II Jazz Bass V。(圖片來源:stars-music)
結語
作為世界最頂尖的樂器製造商之一,Fender 的旅程還沒結束。除了前述聚焦在 Jazz Bass 發展與相關的編年概述外,許多 Fender 在商業上的行動,如併購、集資上市等其實與樂器發展也有關係的事件是被刻意略過的;不然這篇簡史還真沒有能完成的一天。
請各位樂手們以此為出發而不是終點,來關心樂器產業的種種,畢竟諸位讀者也是產業中的一員。對於貝斯手來說,從了解 Fender,以其諸多產品作為基準來比較評估其他廠商的產品是相當適合的開始,也是作為產業市佔率高的龍頭角色廠商必然要承受的原罪。
期望 Fender 能繼續在傳承與創新的天秤上繼續努力,設計出在品質與演奏上能持續獲得樂手青睞的樂器。
撰文:江力平(江大)
樂手巢雜誌 Vol.14 帶你從根本理解樂器,5月24日發行:https://ysolife.com/yso-mag-vol-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