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得有理?Gibson 與 Fender 價差在工廠裡就決定了?

0
3132

Gibson 電吉他的價格比 Fender 高,相信是許多愛琴朋友的共識(近幾年的物價波動我們就暫且不提)。而這可以追溯到,Gibson Les Paul 這款實心電吉他先驅設計出來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要呈現出比同期的黃色 Fender Broadcaster(後來的 Fender Telecaster)吉他更高貴的感覺,也因此 Gibson Les Paul 早期都是以金色的塗裝為主。


▲ 標準的 Gibson Les Paul 在58年 Burst 系列出來前,都是以金色塗裝為主。

在 YouTube 與 Podcast 節目上,常有觀眾、聽眾朋友詢問:是什麼理由使 Gibson 的生產成本比 Fender 更高?今天我們就簡單地從一些設計與生產方式來看看原因為何吧!

Gibson 的設計天生是木料殺手

常常造成 Gibson 吉他斷頸的元兇,應該就是傳奇的17度琴頭角度設計,這樣的設計雖然創造了 Gibson 獨特的聲音,卻也同時提高了材料成本。許多品牌的琴頭後仰設計通常採用將木頭斜切後翻轉黏合的處理方式,但 Gibson 則多採用一根木料一體成型,這需要加大一塊木料的體積與價格來完成,相較於 Fender 的琴頸的確會貴上不少。此外,少了上層貼面也是 Fender 可以價格更親民的原因,Gibson Les Paul 的楓木貼面有著美麗的高低弧度,也讓這塊木料的厚度需求大大提升。


▲ 琴頸到琴頭間拋物線的紋路轉換,是常見將一片木頭對切反轉再黏上的製造手法,可以減少不少木料損耗。(圖片來源:Jackson Guitars 官網)


▲ 圖中可見到 Gibson 琴頸到琴頭是一塊完整的設計,因此需要更厚的木料製作。

等待乾燥,乾等

講到工廠成本,生產效率絕對是一項指標。Gibson 的吉他主要以黏合式(Set-in neck)的琴頸為主,許多型號琴身也都帶有貼面與鑲邊(Binding),這些工序都依賴膠水的黏合,因此需要大量時間乾燥,影響了 Gibson 每把吉他生產所需的時間;但反觀 Fender 大多數的經典型號,如 Stratocaster、Telecaster、Jazzmaster 等吉他,主要以鎖合式(Bolt-on neck)琴頸為主,原意是琴頸如果受損能快速更換,同時也讓 Fender 吉他能快速地完成琴頸組裝。此外,沒有貼面許鑲邊的設計也都讓 Fender 能更好地提高生產效率。


▲ Gibson 堅持使用傳統綁繩的方式處理琴身鑲邊(Binding),需等多日乾燥。

說到等待乾燥的時間,Gibson 引以為傲的硝基漆(Nitrocellulose Lacquer)和現代平價吉他常用的聚氨酯漆(Polyurethane)相比,也需要更長的時間乾燥。實際上,Gibson 工廠吊掛吉他使其乾燥的軌道設計,也被移植到了 Gibson 旗艦店中,成為 Gibson 的主要意象。


▲ 吊掛在屋頂軌道的 Gibson,是 Gibson 旗艦店的重要形象。(圖片來源:Gibson 官網)

電子線路安裝方式產生工時

除了木頭的組裝方式外,Fender Stratocaster 等型號的拾音器等電子線路往往安裝在護板上,因此在組裝吉他的同時,負責組裝電子線路的部門也能同時進行作業,最後只需做簡單的安裝即可;反觀 Gibson 電子線路往往需要在吉他完成後才能進行組裝,也造成一把琴的整體製作時間被拉長。


▲ Fender 吉他的電子線路,不需等待吉他本體完工即可開始製作。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這些工藝費時、成本又高,為什麼不做些改變呢?我覺得這些步驟應該都是 Gibson 之所以為 Gibson 的地方,少了這些,Gibson 吉他是否還能維持品牌的價值呢?

撰文:傀儡
圖片來源:Gibson TV YouTube-1Gibson TV YouTube-2Premier Guitar YouTube

🤘當搖滾成為救贖!樂手巢雜誌 Vol.19 特別報導「Green Day」歡迎收藏:
https://lihi.cc/bajYp

一眼假!假 Gibson 常見的破綻:琴頭篇